個人貸款是商業銀行向消費者個人或居民家庭提供的,能滿足借款人購房、購車、就學、度假等消費或小額投資經營資金需求的貸款。您可以從商業銀行獲得的個人貸款一般包括:個人住房貸款、汽車消費貸款、個人商業用房貸款、個人投資經營貸款、國家教育助學貸款、商業性教育助學貸款、個人有價單證質押貸款以及商業銀行提供的其他貸款。
符合商業銀行個人貸款的條件
不同的商業銀行對借款人申請不同種類的貸款會提出不同的條件,主要條件有:必須是年滿18周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在中國境內具有常住戶口或有 效居留身份;具有穩定的職業和經濟收入,信用良好,有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能夠提供完備的,證明貸款用途的購房合同、購車合同、入學證明、投資計劃書等文 件;具備一定的自有資金,能夠按規定的比例交付首付款;提供經商業銀行認可的有效擔保;商業銀行規定的其他條件。
提交所需的申請材料
您向商業銀行申請個人貸款時,應向商業銀行提交書面借款申請,填寫有關申請表格,并按具體要求提交相關的證明文件和資料,這些資料包括但不限于:借款申請 書;身份證、戶口簿或其他有效居留證件原件,并提供其復印件;貸款用途證明文件,如購房合同、購車合同、入學費用通知等;擔保所需的證明或文件,包括抵 (質)押物清單和有處分權人(含財產共有人)同意抵、質押的證明,有權部門出具的抵押物所有權或使用權證明、書面估價證明、同意保險的文件,質押物須提供權利證明文件,保證人同意履行連帶責任保證的文件、有關資信證明材料;有固定職業和穩定的經濟收入證明,以及家庭基本狀況;不低于規定比例的首付款付款證明、自有資金證明等;商業銀行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資料。
商業銀行根據您提交的材料對您的申請進行審批
在您向商業銀行提交了借款申請書和相關的證明文件后,銀行的貸款審批部門會通過信用評分、征信調查、審貸會議等一系列規定的程序對您的貸款申請進行審核,直 至最終否決或批準您的貸款申請。審批通過后,商業銀行會和您簽訂《借款合同》,并通知您辦理相關的抵(質)押手續。每家商業銀行具體的審批程序和審批的標 準可能不同,審批需要的時間也可能不同。
貸款的發放與歸還
發放:您的貸款申請獲得批準后,商業銀行將于《借款合同》生效后約定時間內將貸款一次或分次劃入指定賬戶,并由貸款人監管使用。
償還:還款方式和還本付息計劃應在借款合同中規定。
貸款期限在1年以內(含1年)的,可以分期償還貸款本息,也可以到期一次償清貸款本息
貸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您應該從使用貸款后第二個月開始按月或按季償付貸款本息。兩個基本的償還貸款本息的方式有等額本息還款法或等額本金還款法,有些銀行可以提供更靈活的還款方式,比如按月還息到期還本、等比累進還款、組合還款等。
一筆借款只能選擇一種還款方式,合同簽訂后,改變還款方式需要經過貸款銀行的批準。
提前還款:借款人在貸款合同生效后,若有足夠的資金來源,可以提前部分或全部還款,貸款銀行可能會視情況按提前還款金額收取一定比例的違約金。
您從銀行獲得貸款所涉及的公證費、抵押登記費、保險費、鑒證費、評估費、契稅、印花稅等有關稅費都需由您(借款人)承擔。
一、什么是校園網貸?
校園網貸是指一些網貸平臺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的貸款業務。
二、校園網貸的危害?
隨著網貸機構的異軍突起,一些P2P平臺不斷向高校拓展業務,部分網絡平臺采取虛假宣傳的方式,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準,誘導大學生過度消費,甚至陷入“高利貸”陷阱,侵犯大學生權益,已經引發部分家庭陷入嚴重的困難境地,造成嚴重影響。中央電視臺多次披露校園貸亂象。其中,多地高校女生陷“裸貸”風波被迫賣身還債和一些因貸自殺的極端事件,對參與校園網貸的學生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社會影響極為惡劣,引起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
三、四川省在校園網貸整治方面的作為?
由于校園網貸涉及到大學生這一不具備還款能力的特殊敏感群體,社會影響較大,四川省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聯合辦公室(以下簡稱“省網整聯辦”)始終將其列入重點關注領域。自2016年6月P2P網絡借貸專項整治工作開始至今,按照《關于加強校園網貸風險提示及開展風險排查的函》(網貸整治辦函〔2016〕6號)、《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網貸整治工作的通知》(銀監發〔2016〕47號)、《四川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報送校園網絡借貸有關情況的通知》、《中國銀監會四川監管局辦公室關于開展防范外部沖擊風險專項排查活動的通知》(川銀監發〔2017〕21號)等文件要求,省網整聯辦共計對轄內校園網貸風險情況排查3次,督促各市(州)有關單位開展校園貸風險宣傳教育、風險排查和風險防范等工作,并及時將排查情況上報國家網貸整治辦。明確對校園網貸要做到“四個不得”,即不得向未滿十八歲的在校大學生提供貸款服務,在審核年滿十八歲大學生的借款資格時,必須落實其第二還款來源,并確認其真實性;二是不得以歧視性欺騙性語言或其他虛假信息誤導大學生借款人;三是不得自行或委托第三方在互聯網等電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場所進行宣傳、推介項目或產品;四是不得通過收取各種名目繁多的手續費、滯納金、服務費等費用來變相發放高利貸,或采取非法催收等手段脅迫借款人還款。2017年1月,銀監會明確要嚴治互聯網金融風險,其中對于校園網絡貸款業務,要加大綜合整治力度,嚴格遵守“六個不得”,即不得向未滿18周歲的在校大學生提供網貸服務;不得以歧視性欺騙性語言或其他手段進行虛假欺詐宣傳、促銷;不得捏造、散布虛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不得自行或委托、授權第三方在互聯網等電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場所宣傳、推介項目或產品;不得以任何形式發放高利貸;不得以非法手段收貸。四川銀監局聯合團省委組織在全省范圍內各大高校,開展防范通信詐騙和不良校園貸的教育公益講座,充分運用大量的精典案件和數據,宣傳國家關于整治校園網貸的有關政策,提高大學生對參與校園網貸風險的認識,勸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和風險防范意識,合理、理性利用校園網貸助力自身成長。
四、轄內校園網貸基本情況?
排查發現,去年以來,針對大學生貸款的平臺就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為學生分期購物平臺,滿足大學生購物需求,主要有趣分期、任分期等;第二類為單純的P2P貸款平臺,用于大學生助學和創業,包括投投貸、名校貸等;第三類是阿里、京東、蘇寧等傳統電商平臺。截至目前,轄內共計3家機構涉嫌校園網貸業務,借款人數1011人,待收余額656.01萬元,未發現有暴力催收等極端校園安全事件。
五、對涉嫌校園網貸的機構的一些處置措施?
針對排查中發現的個別校園貸平臺信息披露不充分、協議存在諸多陷阱、借貸手續不規范不合法、涉嫌資金池等問題,省網整聯辦及時向各市(州)下發通知,進一步明確強化組織領導,加大核查力度;采取多種手段,做好風險提示;建立工作機制,強化風險防范;加大處置力度,保障學生權益等四點要求,督促各市(州)組織力量開展全面核查和重點檢查,根據風險程度、違法違規性質和情節輕重、社會危害程度大小、處理方式等因素,準確分類,及時糾偏,制定差別化處置措施,確保風險全面排查、問題全面整治和監管全面覆蓋,嚴厲打擊非法平臺機構的囂張氣焰,切實保障學生合法權益,鏟除非法校園網貸毒瘤,維護高校正常秩序。
六、學生群體如何防止掉入校園網貸的“陷阱”?
一是要嚴密保管個人信息及證件。學生群體應該注意好自己的隱私保護,包括個人信息及證件等,防止被心懷不軌者利用,造成個人聲譽、利益損失;二是貸款一定要到正規平臺。現如今各銀行業金融機構都有專門針對學生群體的助學貸款等項目,當遇到資金問題時,學生群體要加強與輔導員、學生管理部門等的溝通交流,防止不法分子趁虛而入;三是貸款一定要用在正途上。大學生應當適度消費,繼承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提高自身風險意識,不能為了滿足眼前享樂和攀比心理而過度消費,甚至對自身和家庭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
(該宣傳稿僅供參考)